“我們把企(qi)業(ye)做大,掙(zheng)錢、交稅(shui)、發展,最終還是要回報(bao)社會的(de)”,對于企(qi)業(ye)做公益(yi)(yi)這回事(shi),樂(le)化集團董事(shi)長(chang)沈孝業(ye)這樣說。記(ji)者了解到,樂(le)化集團的(de)發展史幾乎伴隨著樂(le)化的(de)公益(yi)(yi)史,濟困、助(zhu)學、捐(juan)款、捐(juan)物、修路(lu)、建橋(qiao)……二(er)十多(duo)年來,樂(le)化的(de)公益(yi)(yi)腳步從(cong)未停(ting)止。
早在1994年,企(qi)業剛實現盈利,樂(le)化就投資(zi)200多(duo)萬元,為平原鎮中學建了辦公樓(lou)、教(jiao)學樓(lou),更新(xin)配(pei)齊了教(jiao)學器(qi)材(cai),該校成為當(dang)時全縣辦學條件(jian)最好的學校。此后當(dang)看到老百(bai)姓(xing)吃水困難時,樂(le)化立即出(chu)資(zi)80多(duo)萬元為困難村安裝(zhuang)自(zi)來水,打水井,建水渠(qu),幫(bang)助村民解決用水問(wen)題,走(zou)上致富道路。
平原(yuan)鎮中學教學樓
紅(hong)平(ping)路
2005年,樂化集(ji)團投資1000萬(wan)元,整修昌樂縣平原村至紅河鎮近10公里的(de)路段,深受百(bai)姓稱贊。在村口(kou),有(you)一座(zuo)平坦寬敞的(de)石橋(qiao),這是沈(shen)孝業出資400多萬(wan)為(wei)(wei)家鄉修建的(de),鄉親(qin)們特意為(wei)(wei)橋(qiao)立了個(ge)碑,取名惠生橋(qiao)。
原(yuan)肖家莊橋西側(ce)圖
惠生橋(qiao)奠基
橫跨兩岸的惠生橋
少年家(jia)貧輟學(xue)的經歷,讓沈孝業對教(jiao)育(yu)有著難言(yan)的情懷。“我們為(wei)(wei)(wei)什么比發(fa)達(da)國(guo)家(jia)落后?就(jiu)是(shi)因為(wei)(wei)(wei)沒文化(hua)!所以(yi),現在要(yao)堅(jian)決(jue)把(ba)教(jiao)育(yu)辦好,再(zai)窮也不(bu)能窮教(jiao)育(yu),再(zai)苦也不(bu)能苦孩子。”沈孝業個人出資在昌樂縣(xian)設(she)立了“孝業獎學(xue)金(jin)”,資助考上(shang)大學(xue)的家(jia)貧學(xue)子。2003年,沈孝業按全縣(xian)最高標準為(wei)(wei)(wei)鎮幼兒園配齊各(ge)種設(she)施。2006年,沈孝業將樂化(hua)集團名下一塊(kuai)價值120多萬元的地皮提供給(gei)昌樂縣(xian)寶(bao)都中(zhong)學(xue)使用,解決(jue)了寶(bao)都中(zhong)學(xue)沒有操場的難題。寶(bao)都中(zhong)學(xue)專門為(wei)(wei)(wei)沈孝業頒發(fa)了“榮譽校(xiao)長(chang)”證書。
30年(nian)來,沈(shen)孝(xiao)業(ye)始終(zhong)沒有(you)停下過(guo)慈善公益(yi)的(de)(de)步伐,2008年(nian)元月(yue),沈(shen)孝(xiao)業(ye)被授予“昌樂縣慈善總會(hui)榮譽會(hui)長(chang)”。2010年(nian)12月(yue),沈(shen)孝(xiao)業(ye)被評為“濰坊(fang)市(shi)最(zui)具社會(hui)責任感十佳企業(ye)家”。2011年(nian)5月(yue),沈(shen)孝(xiao)業(ye)被昌樂縣民(min)政局(ju)評為“最(zui)具愛(ai)心慈善個人(ren)”。2014年(nian)12月(yue),沈(shen)孝(xiao)業(ye)在中共濰坊(fang)市(shi)委宣傳部等七單(dan)位組織(zhi)的(de)(de)“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(ren)”活動中,入選“濰坊(fang)好人(ren)榜”。